返回 娱乐吃瓜

李乃文:以层次演技赋予《归队》抗联战士鲜活灵魂

2025-08-27
     


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中,抗联战士的形象往往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,而如何让这一经典角色摆脱 “符号化”,成为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,考验着演员的功底。在剧集《归队》中,李乃文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答卷 —— 他以细腻入微的表演,成功塑造出坚韧果敢又情感丰沛的抗联战士汤德远,从情绪的细微波动到身份特质的精准诠释,每一处细节都充满张力,让观众透过屏幕,真切触摸到那个战火纷飞年代里,英雄战士的热血与柔情。
李乃文对汤德远的塑造,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对角色复杂心路历程的层次化呈现,他用 “三段式” 情绪转变,让人物形象逐渐立体丰满。初登场时,汤德远对日本侵略者的恨意是直白且浓烈的 —— 面对日军的残暴行径,他眼神锐利如刀,提及 “鬼子” 二字时牙关紧咬,连语气里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怒火,那种 “咬牙切齿” 的恨,不是刻意的夸张演绎,而是从眼神、神态到语气的自然流露,瞬间将观众带入抗联战士与侵略者势不两立的紧张氛围中。

当剧情推进到汤德远身陷险境时,李乃文又将角色的机敏与警惕刻画得入木三分。不同于面对敌人时的外放恨意,身处险境的汤德远,更多是 “内敛的警觉”—— 他会下意识地缩起肩膀降低重心,目光快速扫过周围环境,连呼吸都变得轻缓,唯独眼睛里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,仿佛随时能捕捉到潜在的危险。这种 “眼随心动” 的表演,没有一句台词,却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与眼神戏,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在生死边缘的冷静与机敏,也让抗联战士的 “智” 与 “勇” 有了更具体的落点。
而最具感染力的,当属得知母亲去世的戏份。当噩耗传来时,李乃文没有选择立刻崩溃大哭,而是先让角色陷入短暂的 “愣住”—— 眼神瞬间失焦,身体僵在原地,仿佛还没从突如其来的打击中回过神;紧接着,他缓缓屈膝,身体不受控制地瘫软跪地,这个动作没有刻意的用力,却透着难以承受的沉重;最后,泪水才从眼角慢慢渗出,顺着脸颊滑落,没有声嘶力竭的哭喊,却用 “无声的悲恸” 传递出失去至亲的锥心之痛。从 “愣住” 到 “瘫软” 再到 “落泪”,李乃文用连贯且富有层次的表演,将角色内心的崩塌与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,也让观众看到抗联战士铁血外表下,柔软的家国情怀。

除了情感刻画,李乃文对汤德远 “机枪手” 身份的塑造,更凸显出角色的 “血性” 特质,极具说服力。作为抗联队伍里的机枪手,汤德远的核心特质是 “狠劲” 与 “决绝”,而李乃文将这种特质融入到每一场战斗戏中。在阵地战场景里,当战友倒在日军的炮火下时,他先是瞳孔骤缩,随即红着眼眶嘶吼着扣动扳机,机枪的后坐力让他身体微微颤抖,枪口的火光映在他满是硝烟与尘土的脸上,汗水与污渍混杂在一起,却挡不住眼神里的坚定。那一刻,他不再是演员李乃文,而是真正的抗联战士汤德远 —— 对侵略者的痛恨、对战友的愧疚、对家国的守护,所有情绪都凝聚在嘶吼与射击的动作里,让观众真切感受到 “一寸山河一寸血” 的悲壮,也让 “保家卫国” 的信念变得可感可知。
从情感的细腻铺陈到身份特质的精准落地,李乃文用扎实的演技为《归队》中的汤德远注入了灵魂。他没有将抗联战士塑造成完美无缺的 “英雄符号”,而是通过层次化的表演,展现出角色的恨、智、痛与勇,让这个人物既有铁血战士的刚毅,也有普通人的柔情。正是这种 “有血有肉” 的塑造,让《归队》的抗联故事更具感染力,也让观众在共情中,深刻铭记那段烽火岁月里的英雄信仰。

最新文章

张靓颖:坎坷情路中的成长与蜕变

音乐

 

阅读15527

李乃文:以层次演技赋予《归队》抗联战士鲜活灵魂

影视

 

阅读11993

宁学祥:剧集中的 “矛盾制造机” 与封建弊病的鲜活载体

电视剧

 

阅读10433

iPhone 17 Pro 系列此次迎来了堪称 “三代一变” 的重磅升级

科技

 

阅读16091

詹姆斯:东部八载总决赛传奇与 2018 年火箭追逐风波

新闻

 

阅读19357

冀ICP备20013543号-8